一、建设背景
特种设备广泛应用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,但是特种设备性质较为特殊,在实际操作和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,因此基于特种设备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,我国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安全监管法规制度,保障了特种设备运行的平稳性与可靠性。
在新时代背景下,我国特种设备应用范围以及使用数量急剧增长,由特种设备引发的安全隐患事故概率也随着提升,因此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至关重要。
二、现状、问题及需求
特种设备维修保养不够到位。特种设备存在一定的风险,设备的维修、保养非常重要,但是在实际操作中,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设备维护不到位的问题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应该提升设备维护的意识、加强设备维护人员的监管、建立设备维护的在线档案等方式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。
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不够完善。特种设备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设备,因此需要特殊的管理制度来确保安全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,我们常常会遇到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应该逐步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,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。
特种设备监管方式不够多元。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难度较大,不仅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监管,更需要对日常过程进行监管,因此需要多元化、科技化、线上线下相结合对监管方式。
三、建设思路
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站业务上受企业和市场监管局双重指导,工作站履行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和管理双重职责,对本企业特种设备使用安全负责,是探索政企共担责任、社会共建共治的监管新举措。
“科学化”提升管理效率。通过建设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站,科学化、可视化地展示特种设备的基础数据、运行数据、告警数据,有效提升管理效率。
“定制化”满足企业要求。通过建设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站,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种设备实际情况,因地制宜,定制管理面板,满足企业的诉求。
“常态化”加强安全意识。通过建设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站,对各类异常情况,进行告警,督促各方人员进行管理,建立、健全异常响应、维护机制,加强安全意识。
四、预期效果
通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站的实施,可以达到以下效果:
(一) 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
专业指导:能够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指导,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的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档案、台账,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。
风险排查:通过全面调查摸底特种设备使用情况,工作站能够协助企业排查安全隐患,提出整改建议,降低事故风险。
(二) 压减企业管理成本
优化检验检测:工作站能够根据企业实际,合理调配检验检测资源,提供“一体化、一揽子、一次性”检验检测服务,减少企业接待、配合成本。
提升效率:通过集中检验力量、统一检验时间,工作站能够显著提高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效率,减少企业因设备停机带来的损失。
(三) 增强企业法律意识与合规性
法规宣传:工作站会定期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活动,提高企业对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的认识和遵守意识。
合规指导:帮助企业确保特种设备的设计、制造、安装、维修等各环节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行业规定,避免因违法使用或管理不善而导致的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。
(四) 提升企业形象与竞争力
展示安全重视:通过严格的特种设备管控,企业能够展示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,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信誉。
增强客户信心:良好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能够增强客户对企业的信心,促进业务合作和市场拓展。
(五) 保障企业生产安全与稳定
预防事故:通过规范的特种设备管控措施,可以极大降低因设备故障或使用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,为企业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。
减少停机损失:定期的维护和检查可以有效延长特种设备的使用寿命,减少设备突发故障导致的修理成本和停机损失,保障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。
(六) 促进政企合作与共建共治
搭建平台:工作站搭建了市场监管部门与企业的直通平台,使政企特种设备监管对接更加顺畅,有助于形成政企共担责任、社会共建共治的监管新格局。
明确责任:工作站明确了企业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的主体责任,使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、作业人员职责更加明确,有利于形成上下联动、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。
五、详细方案设计
(一) 总体功能架构
以“全覆盖、在线化、重实效”为设计思路,针对实际问题,打造“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站”(以下简称“特安站”)。特安站以特种设备管理为基础,以生产安全管理为核心,以专业应用系统与现有监管系统形成互补。